花灯,又名灯笼,我国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最早主要用来照明,而后来则逐渐演变成为赏玩娱乐的工具。
花灯常由纸或绢作为外皮,竹或木条为骨架,将蜡烛以及后来的灯泡架在灯笼中间,使之成为照明工具,而受我国传统风俗的影响,灯笼也同样是许多亚洲国家华人聚居区的庙宇中十分常见的物品。
花灯属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不仅具有实用性,更是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通常会制作并悬挂花灯,赏心悦目之外也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彰显着人们祈求平安团圆的朴素愿望。
秒懂知识文章系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秒懂知识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地址:https://www.xxbaike.cn/94658.html

相关推荐
-
历史冷知识7则:项羽族人后来哪去了?
项羽族人后来哪去了?刘邦继位称帝后,没有株连项羽的族人,都赏赐为刘姓,并封为侯爵。在鸿门宴上私交刘邦的项伯被封为射阳侯,不过儿女亲家的事情刘邦没有说,项伯也不敢再提。项氏后人中有一…
-
游隼是什么动物(飞得最快的游隼)
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是中型猛禽,共有18个亚种。体长41~50厘米。翅长而尖,眼周黄色,颊有一粗著的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头至后颈灰黑色,其余上体蓝灰色,尾…
-
中国古代也有避雷针吗
富兰克林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用连接着铜线的风筝收集到了闪电,并发现硬导体将电引到地下的办法。1749年,他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建议给房屋顶部安装…
-
为什么大多数口罩都是蓝色的
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成了大家的出门必备。虽然市面上的口罩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比如白色、粉色、黑色,但是医护人员戴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蓝口罩。你有没有…
-
微历史:越南历史冷知识
越南第一个朝代是丁朝 唐朝时期,今天的越南北部是静海军节度使的地盘,公元968年,在当地割据一方的丁部领通过战争等手段,统一了今天的越南北部,并登基称帝,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国号“…
-
钟馗身为一代状元为何会成为捉鬼大师?他生前都经历了什么?
钟馗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说过吧,他是我国神话中的捉鬼大师,任何妖魔鬼怪见了他都要退避三舍。 其实钟馗,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人,是盛唐时期的人。那个时候,李隆基的科举制已经非常完善,科…
-
皇帝奶娘要被处死,回头看了眼皇帝,大臣呵斥她,皇帝:放了
如今我们都是有自己的人身自由,不会被其他人所胁迫,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百姓们的生命一般也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那么当然皇帝也是不能够随便杀害他人的,但是万一皇帝是非要处置你,那么随便给…
-
文明礼仪常识
文明礼仪常识,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是讲究礼仪的,这些都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查看全文>>
最新更新:2016-05-17 01:11
-
2021端午节的由来故事和风俗习惯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传统节日,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故事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的由来故事和风俗习惯_端午节传说故事大全,欢迎大家查阅
… 2021-04-21